疫情过后,贷款需求正在发生变化

日期:

近日,笔者在对某农商行营业网点1-5月新发放贷款进行调查分析时发现,与同期数据相比,客户数量在贷款认知方面以及客户数量、贷款需求、贷款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,特别是贷款金额爆发式增长。为了向这些客户提供金融服务,银行金融部门应高度重视,不断满足企业客户的贷款需求。

一是贷款意识增强。过去,人们普遍害怕借钱而无力偿还。人们常常在急需资金而又无法获得资金时向银行申请贷款;但今年,大多数客户,无论目前是否在使用资金,只要急需资金,都会申请贷款。有计划使用资金的人赶紧到银行申请授权额度,以备紧急情况下使用。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贷款意识的增强。此外,今年疫情期间银行陆续推出新的贷款品种,极大地鼓励和吸引了客户。他们认为首先应该获得信用额度,如果有合适的赚钱方式,使用资金会更方便。

二是贷款客户数量增加。调查发现,2019年1月至5月,农商行发放个人贷款548笔,金额7211万元;今年1-5月,发放贷款618笔,贷款金额12243万元。今年以来,受疫情影响,银行虽然发放了近2个月未开业的贷款,但仅3个月时间,发放贷款数量和金额就较同期大幅增长。贷款金额翻倍;这一现象的发生说明,今年的疫情影响范围更大,影响的行业也更多。各行业都受到较大影响,复工复产后的生产过程随时都需要大量资金。资本投资。

三是贷款名称变更。以往,此时复工,大多数人都是以公司名义申请贷款,而担保方式往往是以公司名义的资产进行抵押。法人、实际控制人未承担较大风险责任;但今年,大部分贷款是以小微企业法人名义发放的。或者以个体工商户名义申请,但今年法人名义贷款总额比去年有所增加。这一情况的出现说明,今年以来,为鼓励企业复工复产,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了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授信额度,有的甚至将额度翻倍。向单个个人发放贷款65-700万元。

四是贷款主体有所扩大。以往,建筑、制造、贸易等行业的客户贷款需求较大,但今年这些行业的贷款申请数量相对较少;但现在,餐饮、装饰装修等小微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对资金的需求增加。这种情况的出现,说明建筑业、制造业等大部分实体过去都曾发放过贷款。今年没有新增资产作为抵押担保,贷款难度加大。不过,过去小微企业遇到少量资金困难时,有些可以通过信贷或相互周转来解决。但由于今年的情况,大家手头的资金都不足。赊销货款是不可能的,相互周转也很困难。自己直接申请信用比较合适。

五是贷款方式发生变化。以往企业贷款大多以公司名下资产进行担保或反担保,但今年不少企业法人、实际控制人愿意用自己的私有财产作为抵押担保。这一情况表明,在疫情影响下,为了尽快复工复产,企业法人或实际控制人愿意承担更多重大风险和责任,助力企业复工复产。尽快地。同时,法人以个人名义以资产抵押申请贷款,审批流程和环节产权清晰。更直观,审批流程更快。

六是贷款经营。过去,企业主通常将部分经营资金用于消费,很少将消费资金用于经营;但今年,在疫情影响下,不少企业主自觉将消费资金转入经营,尽可能开源节流,投资做生意赚钱。这一变化表明,今年企业受疫情影响较大。疫情结束后,老板们希望通过复工复产来弥补损失。紧急消费不能放慢。资本必须投入才能赚钱。王导,你有钱的话,随时都可以花。

(文/蔡一国)